专业
文艺学,研究方向:西方美学与当代文化理论
学历简历
1990——1997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1997——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0——2003年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周宪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3——至今bat365官网登录任教;
2003年聘为副教授,2004年评为硕士导师,2009年6月晋升教授,2011年9月评为博士生导师。
学术成就
一、学术论文
(一)发表论文
1、《作为目光、物体和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学习与探索》2018年7期
2、《“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学术月刊》2017年3期
3、《巴尔特的照片语义学和影像真实神话批判》,《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1期
4、《作为踪迹的框架/画框》,《学术研究》2016年6期
5、《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初创》,《学习与探索》2016年3期
6、《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批判》,《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1期
7、《罗兰ㆍ巴尔特的《神话学》:从符号学到意识形态批评》,《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4期
8、《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3期
9、《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确立》,《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16年1期
10、《视觉文化的衍生与艺术史转向》,《文艺研究》2011年5期
11、《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5年6期
12、《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13、《论现代主义“表现美”及其图像意识内涵》,《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5期
14、《从观看到观察:图像意识的存在论阐明》,《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13年3期
15、《怀旧与英雄:浪漫主义的两副面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2期
16、《焦虑:当代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症候》,《bat365在线平台学报》 2014年1期
17、《“表现说”的谱系、内涵及其身体转向》,《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2期
18、《视觉文化还是图像文化——对巴尔视觉反本质主义之批判》,《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6期
19、《论“镜子说”谱系的图像意识内涵》,《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1期
20、《原始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的发生》,《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3期
21、《图像意识的四种形态及其认识论阐明》,《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11年5期
21、《现代主义“图像表象”的身体转向》,《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5期
22、《论近代旁观者眼光与透视法》,《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10年6期
23、《作为求真意志与旁观者姿态的视觉》,《学术论坛》2010年6期
24、《文学理论霸权的颠覆与文学批评的开始》,《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2期
25、《农民底层叙述的多重变奏》,《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1期
26、《波德莱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及其开创性价值》,《学术月刊》2008年6期
27、《作为青年亚文化特征的网络语言》,《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6期
28、《郭沫若浪漫诗学的现代性批判》,《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08年5期
29、《论网络语言的青年亚文化特性》,《青年研究》2008年6期
30、《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的特性与员工个性发展》,《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10期
31、《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传小说》,《郭沫若学刊》2009年1期
32、《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何处去》,《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4期
33、《郭沫若入选作品赏析》,《诗刊》2005年9期
34、《从知识“容器”角色中解放出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05年12月5日
35、《幻象符号的政治经济学》,《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2期
36、《景象的囚牢》,《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5期
37、《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出路》,《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06年4期
38、《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福建论坛》2003年1期
39、《作为审美经验创生的文学批评》,《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3期
40、《酒神精神:逃离启蒙辩证法的符咒》,《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
41、《冥思默想的少数民族诗人吉木狼格》,《当代文坛》2004年1期
42、《灼热的爱与孤独的自我》,《当代文坛》2003年1期
43、《游移于汉苗文化罅隙之间的歌者》,《唐都学刊》2005年3期
44、《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十七年文学”》,《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4期
45、《生活化的人生与悲剧化的人生》,《唐都学刊》2003年4期
46、《鲁迅魔眼中的幻象囚徒》,《涪陵师院学报》2007年2期
47、《后崛起诗群“寻根”意识的嬗变及其重估》,《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2期
48、《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何处去?》,《福建论坛》2005年6期
49、《底层叙述的多重变奏》,《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3期
50、《焦虑漩流中的重庆》,《红岩》2008年1期
51、《非非主义“反文化”游戏及其价值重估》(排名第二),《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6期
52、《后印象派“抽象美”的初创与主体意志的胜利》(排名第二),《bat365在线平台学报》2008年5期
53、《从符号表象看观念艺术》,载张永清主编:《当代批评理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4、《窥视主体的颠覆与无意识话语的辩证法》,载毛迅、李怡主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0年第8辑,巴蜀书社
55、《论尼采思想的“美学转向”》,《励耘学刊》2014年第1辑,学苑出版社
(二)论文转载
1、《作为目光、物体和象征的埃菲尔铁塔》,《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0期转载4000字
3、《巴尔特的照片语义学和影像真实神话批判》,《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4、《作为踪迹的框架/画框》,《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5、《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初创》,《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6、《视觉文化的衍生与艺术史转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近5千字。
7、《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8、《从观看到观察:图像意识的存在论阐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怀旧与英雄:浪漫主义的两副面孔》,《新华文摘》2013年12期观点摘录
10、《焦虑:当代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症候》,《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历史与社会(文摘)》2014年4期转载近4千字。)
11、《图像意识的四种形态及其认识论阐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2、《现代主义“图像表象”的身体转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文学理论霸权的颠覆与文学批评的开始》,《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作为青年亚文化特征的网络语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4期转载4000字
15、《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的特性与员工个性发展》,《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年第3期转载近4000字
16、《非非主义“反文化”游戏及其价值重估》(排名第二),《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
二、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
(一)专著
1、《视觉文化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西方现代主义自律性诗学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年
4、《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排名第二),巴蜀书社2006年
6、《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排名第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译著与译文
1、主编:“视觉文化译丛”一套(共计40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相继出版
2、罗丝:《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
3、玛格丽特•迪克维茨卡娅:《视觉文化面面观》(合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
4、拉图尔:《网络、社会、球体:对行动者—网络理论家的反思》,汪民安主编:《生产》(第1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5、雷纳•温特:《任性、反抗与政治性——关于主体化和民主政治的关系》等“文化研究系列”讲义三种,载《后学衡》第一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6、雷纳•温特:《重复、修复或抵抗?论难民危机情境下的模因行动主义》等讲义四种,载《后学衡》第二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7、《景象的社会》,《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天津人民出版社
8、《概念创新》,《文学理论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教材
1、《美学与艺术理论》(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欧洲文学与文化》(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比较文学教程》(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远方的回声》(主编),四川出版社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年
6、《性社会学》(参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主持课题(标注年份为课题立项时间)
1、“语言学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5年)
2、“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年)
3、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6年)
4、西方现代主义自律性诗学研究,重庆市社科重点项目(2008年)
5、视觉文化研究与都市化生存,重庆市社科项目(2006年)
6、视觉文化转向与当代美学的转型,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10年)
7、“语言学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央高校基金重大培育项目(2015年)
8、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性,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06年)
四、学术荣誉(学术职务、学术兼职及人才计划等)
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Klagenfurt University)客座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文艺理论协会理事
全国马列文论协会理事
全国郭沫若协会理事
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协会理事
bat365官网登录学术委员会委员
获重庆市高等学校第二批优秀人才资助
电子信箱
xwsheng@swu.edu.cn